校园足球怎么踢?山东给出了这样的方案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记者 李瑞琪
9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阐述山东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举措。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山东打算建设大约30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标是实现每所学校都有足球队,每周都有足球比赛,每个人都能参与足球运动的新格局。
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
我省获批全国唯一试点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邢顺峰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借助体教结合这一方式,依靠创新变革这一核心力量,不断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健全与进步。
2024年,山东省获得全国独家的体校和本科大学“3+4”校园足球人才连续培养试点,也拿到全国教育系统独有的新型足球学校创建试点,成功建立了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深度改革试点区,并且设立了3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育改革试点,还获批了1所全国足球职业学院,以及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青少年训练中心合作共建试点。
为增强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山东省持续推行“拓宽渠道、扩大范围”的策略,精心打造了2817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性学校,促使每年有200万学生参与足球竞技活动。依据小学、初中、高中各占六成、三成和一成的比例,构建了顺畅的升学路径,到2024年,全省共有438所初级和高级中学招收足球专项人才共6764名。同时,曲阜师范大学等三所高等院校增设了足球运动学科。山东体育学院的国家足球学院目前学生总人数为九百五十名,在国内同类学院中规模最大。2024年,有176名运动员成功加入不同年龄段的国家级队伍,这一数字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历城第二中学的女子足球队曾赢得一次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的冠军头衔,并且在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连续三年夺冠。
山东在宣传校园足球的教育作用和工作成果方面,经常在全国性会议上分享他们的做法,特别是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和高校足球人才培养这些领域。山东还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并且成功地把这个夏令营转变成了一个包含培训、比赛和文化交流的多功能平台。
建设市县级青训中心
2030年实现全覆盖
邢顺峰透露,接下来,山东省会着力执行《关于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准发展的若干办法》,达成体育与教育融合的统一规划,构建合作培养的新模式,会继续实行教学与体育部门每月磋商的制度,每年共同拟定并公布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的时间表。
我们计划建立一个校园足球比赛系统,以“省长杯”足球联赛为核心,青少年足球联赛、特色学校联赛和“体彩杯”足球比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国际和区域邀请赛来丰富内容,形成“1+3+N”的赛事架构,邢顺峰这样介绍。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某成员兼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鹏表示,目的是建立能够长期开展的校园足球比赛活动,今年,省里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财政部门以及足协将共同组织十一个年度性的赛事活动,这些赛事活动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大学在内的“省长杯”系列比赛,这个系列赛事是第一次举办。
校园足球培养人才是核心,比赛是重点。李鹏在回应媒体询问时说明,为了持续改进比赛形式,山东在中学校园足球联赛规则里设置了“挑战组”和“争冠组”的上下级关系,促使中小学生比赛、青训机构比赛等省级赛事向地级市扩散,产生了“下面带动基础”和“上面促进提升”的两种效果。此外,持续优化赛事组织方式,研发学校足球竞技活动"工作日对调赛制",以此扭转往日只在周末举行、缺乏观众参与的旧模式。
我们会在省级、市级和县级层面分别组建涵盖多个年龄阶段的优质足球队伍,大力推广名校与名队合作模式。邢顺峰说明,山东省将鼓励各地利用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建立市级和县级青少年训练基地,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全面覆盖。同时,省里会促进高校同职业足球俱乐部以及省级优秀运动队伍合作,共同打造专业足球队伍。
据记者了解,全省范围内发展青训机构是我省加强体育与教育结合、巩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础的关键步骤之一。山东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孙照亮在阐述相关工作时指出,山东将进一步加强省级的统一规划、市县级的共同建设、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以三级青训机构作为关键连接点,持续优化“训练、学习、比赛”相互融合的青训模式,不断打通“选拔、培养、输送”完整链条的青训途径。
优化资源调配,提升基地设施水平,促使各区域有效汇集体校、足球特长学校等既有条件,迅速推进市县级青少年训练基地的构建。主动鼓励职业球队、民间青少年培训机构加入合作,为年轻球员营造规范、完整、精良的锻炼场所。在加强队伍培养体系,改进工作流程中,针对青年训练基地地域分布不均、不同阶段之间联系不紧密等缺点,致力于形成青年训练基地各年龄组、各教育层次相互关联的青年训练体系,改进青年训练基地不同区域间联合选拔人才的方法,增强青年训练基地与学校足球运动之间的相互促进。
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
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肩负着中国足球发展进步的重大责任,也饱含着广大家长的热切愿望。邢顺峰谈到,山东省将借助“一体化”思路,为校园足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此,山东按不同学习阶段统一规划了足球教学与训练方案,将足球项目加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课间活动以及课后服务内容中,促使各中小学普遍组建足球兴趣团体、社团组织或运动俱乐部。促进大学全面开设足球课程,并倡导幼园组织足球游戏环节。同时,精心打造大约三千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学校。
邢顺峰谈到,为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输送体系,山东省以校园足球学校为根基,推动各地依据具体情况制定青少年球员在升学过程中跨区域正常转学的办法,同时在试点高中的足球班中,准许打破行政区划招收足球技能突出的学生。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高升大”这一时期,提倡高校开设足球运动学科,扩大足球类学生的录取规模。此外,要持续开发新的培养方式,为足球专才铺平职业发展的道路。现阶段,全省六十家市级足球队伍实行“市级机构与学校合作”的管理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体校和本科大学“三年制加四年制”的校园足球人才衔接培养计划,二零二四年计划招收二十名学生,二零二五年计划招收四十四名学生。
校园足球的卓越进步同样需要基础条件的保障。为了持续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的培养,并且让杰出的前运动员能够更方便地进入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山东省开创了一种让优秀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在区域内可以互相调用的制度。
李鹏回应媒体咨询时提及,近些年山东省执行“引进来”与“培养起”相配合的策略,通过多种途径聘请高水准足球教练进入学校执教,持续增强校园足球教师团队的规模。到现在,山东省2817所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称号的学校,全都安排了专职足球教师或者具备D级以上资格的教练员。各地中小学校运用多种途径,比如公开选拔、聘请退役足球健将、委托社会机构、联合外部青少年训练团队等,努力应对足球教师不足的状况。特别要指出的是,山东省为了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扩充了足球专业人才、专项人才培养的额度,在36所高等院校增设了相关学科,以此为基础为中小学培养足球教学力量。
李鹏谈到,省教育厅将接着增强教研的指导功能,到2027年12月,要建立五十家省级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工作点。要仔细拟定专门的教师进修安排和每年的工作安排,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进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