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与美国的足球关系,在历史长河中显得不那么尖锐,不同于英阿、英德间的激烈交锋,毕竟美国队长期实力平平,虽偶有作为,让英格兰队吃尽苦头,但终究缺乏足够实力,无法对英国队构成实质威胁。
但是,美国和英国这两个英语使用大国,对于“足球”这个名称始终存在分歧。在赛场之外,这种特殊的较量已经延续了超过一百年。这项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究竟应该称作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足球正名
美国人称呼这项运动为足球,然而在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区,这项运动被称作(西班牙语:fútbol;德语:Fußball;法语:足球;葡萄牙语:)。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词汇并非源自美国人的创造。实际上,它是由英国传入美国的。此外,英国人早在很早以前就将这项运动称作那个名称。
美国密歇根大学体育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希曼斯基对此问题颇有钻研。他在2014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一词汇发端于19世纪后期的英格兰。彼时足球运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规章,可视为足球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抑或是一种遵循特定规则的足球玩法。
19世纪的足球游戏
19世纪初,英格兰国内盛行的足球与橄榄球,实际上是同一个运动的不同分支。因为当时各地间的交流远不如现在便捷,导致规则差异明显,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
1863年,英国足球总会,即FA,宣告成立。其成立目的在于制定公正且有益的足球竞赛规范,让来自各个学校的贵族学生能够依据统一准则进行竞技。
1871年,橄榄球联盟紧随其后成立,从此这两项运动正式被称为“橄榄足球”和“协会足球”。
这些规定慢慢传到了美国,其中,橄榄球的变体在美国国内壮大,成为了他们自豪的“美式橄榄球”,并且组建了全球最盈利的体育组织NFL。
NFL比赛现场
在英国,贵族学府的男性学子们倡议,把橄榄球称作“”,又把称作“”。
1905年《纽约时报》曾有一篇报道提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学者们热衷于将“er”作为词尾,视其为一种潮流,例如将foot称作foot-er,将sport称作sport-er。但由于在词后附加“er”并不便捷,因此许多人选择直接称呼原词。
依据往昔书籍与报刊所载资料,此语于二十世纪初叶曾在英伦广为流传,二战末期开始,以足球代称该活动的情形愈发常见。
二战期间的足球比赛
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人开始抵触那个名称。希曼斯基指出:尤其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发展,美国商业文化对足球的影响使英国人拒绝在国内采用。虽然这是一个源自英格兰的正确替代叫法,却遭到英国人的排斥,因为这个词在美国非常盛行。
若想深入了解这段叙事的诸多要素,不妨查阅希曼斯基同语言研究者韦恩奈克联手编写的《它不是,而是(反之亦然)》这部著作。该书立足于语言学家的视角,细致剖析了足球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书中收录了大量颇具看点的足球相关资讯。
这本书的封面,并非如此,反之亦然
老美偏偏不控足
1994年,美国承办世界杯赛事期间,国际足联针对足球在该国的普及状况展开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的美国人中,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竟然不清楚本届世界杯是在美国境内举办的。
调查1001位参与者的反馈表明,仅有31位受访者清楚本届杯赛的具体举办时间与地点,即6月17日至7月17日期间,在美国的9个城市开展活动;有3%的受访者误认为世界杯赛是在其他国家举行;大约11%的人承认曾观看过世界杯赛的电视直播;而只有2.7%的人透露自己经常关注足球比赛。
现在,足球在美国的普及程度似乎已经比二十多年前有所提升,大概能排在美国体育项目的第七位或第八位。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纳斯卡赛车、高尔夫球等运动,都能轻易超越足球的受欢迎程度。
94世界杯终于开拓了北美大陆的足球贫瘠之地
为何这项汇集了杰出运动员,商业运作极为成熟且令全球为之倾倒的足球项目,在美国国内却引不起关注呢?
看什么不是看啊?
此事可能与美欧体育观念有别有关。比如,欧陆那边选手更注重对某支队伍的忠诚心,北美那边选手则优先考虑自身经济收益;欧陆那边的球迷们注重为俱乐部付出全部心力,美式球迷们则更在意通过观赛享受家庭相聚时光,还有热狗、花生、冰淇淋这类小吃。
美国人对于竞赛活动并不十分在意,也许只需关注结尾阶段即可,其余时刻宜用于享用美食和与亲友谈天说地。美国作为消费型社会,为民众提供了丰富选项,无论前往何处,皆能实践家庭理念。因此,观赏与否并非要紧。
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怪物卡车比赛
过多的选项容易让人失去感觉。持续不断地在运动场里感受到的愉悦,会变得十分普通。美国人可以选择看电视里的爱情故事,去看巨型卡车比赛,或者为本地队伍加油。这些对他们而言都是个人的决定,他们并不欣赏足球圈里那种强调工人阶层般的忠诚和付出精神。
我要的刺激呢?
此外,足球赛事的内容也与美国体育爱好者所期待的表现存在差异。美国人偏爱观看勒布朗-詹姆斯持球突破三人防守,充分展现其身体素质的绝对优势,依靠个人能力带领球队走向胜利。在NBA联赛中,每支队伍都拥有一位拿着最高薪水的超级巨星。然而在足球领域,能够凭借自身强大力量彻底改变比赛格局的球员非常罕见。
踢足球时,灵巧和矫健是赢得比赛的重要条件。许多美国人对此并不怎么欣赏。假如向一个美国人询问看法,他们大多会觉得踢足球的人体格条件远不如橄榄球和篮球的选手。“踢足球的人体格表现并不专业。”
足球与篮球运动员体型对比
美国总是优先考虑效率,追求立刻获得满足感。快餐店遍布各地,电动开罐器也很常见,这些现象都说明这一点。在这个国家,时间被视为无价之宝,而耐心却不受推崇。
那么,谁愿意观赏一场长达九十分钟却以平局收场的足球赛事呢?进球、触地得分、上篮、三分投射、本垒击打又出现在何处呢?
这种文化现象促使美国人追求立竿见影的满足感,他们渴望迅速领略最吸引人的部分。相比之下,欧洲人偏爱细细品味比赛的每一个环节,为每一次精彩进攻、每一个角球战术、每一波猛烈的攻势而欢呼。美国人追求的是快速达成目的,过程并非重点。
踢足球,太小儿科了吧?
此刻,或许有人会表示怀疑。譬如,冰球并非一项进球十分频繁的运动,可美国人却很钟爱。此时,必须琢磨一下冰球同足球在对抗层面的不同之处。
你曾在冰球对决中目睹某个选手静止不动持续五秒以上吗?你见过哪个冰球健儿没有鼻梁骨断裂的痕迹?让足球选手去玩冰球怎么样?不说滑冰技巧如何,仅从心肺能力来看,几乎没有几个足球好手能胜任职业冰球。再说,冰球赛场有0-0平局的场次,而足球比赛出现0-0局面的情况又有多少呢?
激烈的冰球比赛
你若去询问热爱冰球的观众,为何对冰球赛事情有独钟,他们通常会列举三点理由:比赛节奏迅猛,球员时常撞击护网,以及场上时常爆发冲突。整个足球联赛期间出现的暴力行为,或许还比不上单场冰球比赛中的激烈对抗,这个说法难道不正确吗?
欧亚大陆同北美大陆存有诸多不易察觉的文明分歧,导致足球运动一直难以在美国获得广泛接受,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美国人参与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范围十分广泛;美国人偏爱别种形式的竞技项目;追求结果与享受过程之间存在矛盾。
美国人的崇拜对象是迈克尔-乔丹,意大利人的仰慕目标是马尔蒂尼。